民盟抚顺市委

在市政协十次会议期间所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加快发展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议契合我市当前发展的经济形势,发展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我市调整产业机构,发展社会经济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途径

一、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

(一)产业化基地基本情况

我市目前形成了以沈抚新区、石化新城为主,各县区产业集群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市建成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家,即沈抚新城国家先进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和石化新城国家精细化工产业化基地;建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家,即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新宾焊接产业化基地。2017年底全市申请专利134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62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2件。

(二)产业发展情况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为64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9家,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6.7%,占比照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拥有高新技术产品84种,同比增长6.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22.8亿元,同比增长21.9%,总量居全省第五位,实现增加值120.7亿元,同比增长51.6%,增加值局全省第七位,完成高新技术产品销售产值517.1亿元,同比增加20%,2018年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2家

(三)重点产业及重点企业

重点高新技术产业有高端冶金新材料、智能煤矿安全装备、重型机械装备及配件、石化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配件、现代印刷产业、石油化工新材料、碳纤维新材料等。但是从产值来看,我市主要还是以新材料技术领域为主,新材料领域产值和增加值均占全市的90%以上,重点以辽宁同益石化有限公司、抚顺齐隆化工有限公司、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为龙头企业。

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任务

针对您的建议中提到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建议,我们目前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总体思路

当前,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和“一带五基地”建设,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实施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核心,以提升实体经济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强化政策引领为抓手,以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为支撑的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实现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

2020年①科技研发(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力争达到1.3%力争抚顺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户(含)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数达到200-300家;成果转化150项以上;⑥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达到10亿元;⑦引进海外“高精尖”专家40人;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0家;重点实验室1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0亿以上,占全市GDP比例15%以上,节约新增效益50亿;产学研合作50家;成果转化率65%以上。形成科技创新引领、科技创新平台支撑、项目承载、企业主体、新兴产业集聚、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科技创新新格局。

(三)重点任务

1、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落实《抚顺市委  抚顺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抚顺市“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培育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实现政策组合发力效应改革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对中小微企业实施科技创新券扶持政策,助力中小企业成长壮大。从税收上为企业松绑,严格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对新认定的国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给予资金补助。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对知识产权贯标企业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给予资金补助和奖励。落实科技人才激励政策,调动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科技专项和省科技创新资金支持,以“IT+”数据信息产业引领传统产业创新发展为重点,围绕先进装备、新材料、健康产业、现代农业、新能源等产业领域,通过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聚集企业的重点科研成果、科技项目,建立科技项目储备库,全力推荐、争取国家、省科技专项扶持。

2、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化发展高地

以抚顺高新区作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以创建国家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突破口,高标准建设具有抚顺特色的高新技术发展载体,带动和辐射各区域协调发展,适时启动新宾县、清县区、顺城区产业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工作。要积极对标国家高新区各类指标,并按照省政府、省科技厅意见,全力补齐创建抚顺高新区各项指标短板。继续完善《高新区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案》,《高新区“以升促建”工作任务分解表》,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及科技要素建设,出台创新发展政策,如设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奖励资金,积极引进启迪之星孵化器、北天创客空间、石化大学、中介服务公司等机构入驻;力争2020年前抚顺高新区顺利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完善科创特色小镇整体发展规划和产业规划,以科创特色小镇为核心筹建科技招商平台,发挥招商引资、引智作用,吸引项目落地。继续整合大学、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打造科创特色小镇产业链和创新链,提升创新要素活跃度。完成研发中心大楼改造装修,力争实现科创特色小镇初具雏形。基于华为、软通、清华启迪等国内高端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互联网技术平台供应商,发展大数据主导产业,全力推进智慧科创小镇建设。

建立产业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共性、专业、综合服务三类创新平台。重点推进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建“辽宁精细化工共性技术产业创新平台抚顺分平台”,依托抚顺特钢、隆基电磁等龙头企业建立专业技术创新平台,依托我市重点特色产业园区,建立科技综合服务平台。

3培育壮大高端产业门类

大数据产业基于华为、软通、清华启迪等国内高端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互联网技术平台供应商,发展大数据主导产业,全力推进智慧科创小镇建设。

高端智能装备支持一极区域内的欧柏丽、森源电气、格瑞自动化等重点企业向机电一体化、智能集成化方向发展。支持企业建立智能装备产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提升智能装备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推进海洋工程配套装备、高端消防车辆设备、智能矿山安全装备、新能源及智能交通装备、工业用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高端石化产业对标国内先进化工产业园区,延伸产业链条,引导东科精细化工、齐隆化工、哥俩好、安信化学等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研发下游产品。

高端材料产业支持抚特钢、诺科碳材料、大化国瑞等为主的 “三高一特” (高温合金、高强钢、高端工模具钢、特种不锈钢)高端冶金材料、核电石墨烯、高模量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4、推动项目建设落地

我们要牢固树立抓项目、抓投资、抓企业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项目落地促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来谋振兴。重点聚焦“一路两带三区”布局35个产业板块,瞄准18个产业集群、6个产业园区、8个服务业集聚区、4个农产品加工区、30个特色产业小镇产业定位,全力推进一批关系全局、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建设,利用国家、省两级军民融合服务平台,积极协助企业对接中航工业集团、中航发动机集团、中国船舶集团等军工集团,推进军民协同创新项目合作。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一大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形成,为推动抚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5、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龙头引领作用

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紧紧围绕抚顺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战略需要,按照省政府高企认定任务指标,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加快推进科技型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数量提升,确保2019年底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00家,对比2016年底50家实现倍增。从而壮大我市高新技术产业

三、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措施

(一)加强对规模以上企业包保服务

实施市、区(县)联动服务体系,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我市富于创新、成长性好的企业对接省市投融资机构,开展“银企对接”,吸引调动金融资源支持重点企业研发科技创新项目。

(二)深入落实《抚顺市集聚人才若干政策规定(试行)》

推进抚顺市实施人才驱动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百千万”人才选拔工程等一批重大人才工程,通过中国海创周等招才引智平台,围绕振兴抚顺发展重大需求,培养引进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助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三)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

逐步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政、产、学、研、金、用”协同创新体系。重点加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等单位的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企业研发实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进复旦大学陈芬儿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建设,深入开展“院士专家抚顺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百名教授、博士服务抚顺”行动。引导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在我市建立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基地、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利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推动建立面向我市中小企业的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建设企业需求数据库,全面梳理企业对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另有部分问题您的对策和建议已经非常详尽,不再一一罗列。

最后,感谢对科技工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