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抚顺市委

《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调研》我局已收悉。经认真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1、高新技术产业概况

近年来,我市提出了建设沈抚新区及大材料、大石化、大生态、大能源、大旅游产业的“一极五业”发展战略,形成了以沈抚新区、石化新城为主,各县区产业集群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家,即沈抚新城国家先进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和石化新城国家精细化工产业化基地;建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家,即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新宾焊接产业化基地。2017年,全市申请专利134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62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4件。重点高新技术产业有高端冶金新材料、智能煤矿安全装备、重型机械装备及配件、石化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配件、现代印刷产业、石油化工新材料、碳纤维新材料等。2017年三季度,全市219家规模以上工业中,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为48家,拥有高新技术产品72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94.2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增加值54.5亿元,同比增长4.7%。

2、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概况

2016年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50家,全省排名第七,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收入155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9%,实现净利润2.74亿元,上缴税费10.86亿元,获得所得税减免共计5105万元。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97亿元。

2017年,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50家增长到67家,比2016年净增加17家,超额完成省任务指标,单年增量创历年之最,实现营业总收入220亿元。

3、高新技术企业分布情况

2016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开发区、高新区和顺城区,其他县区零星分布,其中开发区24家,高新区11家、顺城区7家,望花区和新宾县个3家,清原县2家。在产业分布上,我市高企集中在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新材料领域,其中开发区作为我市的一极,聚集了大量的装备制造类高企,顺城区的高企也以装备制造为主,与开发区交相呼应,装备制造类高企占全市高企总数的一半,达到了25家;而高新区则聚集着大量的石油化工类的高企,这些企业加上佳化化学、哥俩好共同构成了我市高大石化产业的主要框架,大石化类的高企达到了15家;而以望花区新钢、特钢两大钢铁企业以及天成环保、恒益滤材等共同支撑起了我市的大材料产业,大材料类的高企共有5家。

4、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要素情况

2016年,全市50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到7.86亿元,50家企业共实施科技项目346项,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8项;2016年共申请专利213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68项,高企累计拥有专利1195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256项;企业科技人员为4511人,其中包括40位博士,529位硕士。建设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平台1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9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8个。有院士工作站4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个。

二、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一)以创建国家级抚顺高新区为突破,打造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纲要》提出,要全面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推进国家高新区按照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的方向转型升级,开展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增长极,增强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

建议以抚顺高新区作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以创建国家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突破口,高标准建设具有抚顺特色的高新技术发展载体,带动和辐射各区域协调发展,适时启动新宾县、清县区、顺城区产业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工作。要积极对标国家高新区各类指标,并按照省政府、省科技厅意见,全力补齐创建抚顺高新区各项指标短板。继续完善《高新区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案》,《高新区“以升促建”工作任务分解表》,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及科技要素建设,出台创新发展政策,如设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奖励资金,积极引进启迪之星孵化器、北天创客空间、石化大学、中介服务公司等机构入驻;力争2020年前抚顺高新区顺利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二)聚焦一极五业,吸引培育高端产业

1、大数据产业

基于华为、软通、清华启迪等国内高端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互联网技术平台供应商,发展大数据主导产业,全力推进智慧科创小镇建设。

培育重点:

1)众包云。通过众包服务平台融合本地文化创意、工业设计、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品牌合作等产业链条的服务资源,为抚顺创新创业者提供多样化项目和市场来源。

2)创新创业服务云。提供办公云服务、营销云服务、管理云服务、咨询云服务等一站式创新创业辅助工具。

3)众创运营服务中心。实现众创业务服务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统一运营的核心业务支撑系统,实现服务资源的统一采集、共享和协同,为创客提供一流的运营支撑。

4)线上双创社区。打造线上创新创业互联网+环境,将双创所需各类资源触网,线下向线上搬迁,包括创新学院、创业导师、创业资本、创业政策、线上路演等,为创客提供一个线上之家,互动之所,交流之地。

2、高端智能装备

支持一极区域内的欧柏丽、森源电气、格瑞自动化等重点企业向机电一体化、智能集成化方向发展。支持企业建立智能装备产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提升智能装备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推进海洋工程配套装备、高端消防车辆设备、智能矿山安全装备、新能源及智能交通装备、工业用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培育方向:以罕五微电子为核心,加速形成MEMS微机电产品研发及应用产业园区,形成前沿关键技术研发与终端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瞄准MEMS传感器应用领域,如MEMS传感器最大规模应用领域却即消费电子产品,未来增长率最快的领域即医疗、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穿戴产品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快速形成微机电高端产业园区。

3、 高端“大石化”产业

对标国内先进化工产业园区,延伸产业链条,引导东科精细化工、齐隆化工、哥俩好、安信化学等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研发下游产品。

培育重点:大力培育医药中间体、化学原料药产业,为进军终端药业产业做好充足准备。突破口是东科药业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芬儿共建院士工作站,合作研发生产高端医药中间体及化学原料药项目,以及大恒化工与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精细化工共性技术创新平台联合开发手性药物中间体项目。

4、高端“大材料”产业

支持抚特钢、诺科碳材料、大化国瑞等为主的 “三高一特” (高温合金、高强钢、高端工模具钢、特种不锈钢)高端冶金材料、核电石墨烯、高模量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培育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引进形成碳纤维应用下游高端产品产业链,占领汽车、航空和风电未来需求最先爆发的三大高端领域。作为一种先进的军民两用战略性新兴材料,下游应用需求强劲,产业爆发在即。随着汽车轻量化要求的不断提升,国际知名厂商宝马、奥迪、丰田等相继推出新一代碳纤维制造车型,且不断加深与碳纤维生产企业的合作,预计到 2020年,碳纤维在汽车上的需求增到 23000 吨。航空领域,空客公司和波音公司多款机型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总市场金额占比达 48%。国产大飞机 C919 目前订单数量超过 400 架,将使用约 12%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一步推进碳纤维在航空领域的应用。风电领域风机机组正朝着大型化发展,风机叶片将成为碳纤维未来应用的主要场所。

(三)服务可持续发展,建设特色技术创新体系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明确今后新时代科技创新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市一定要围绕 “一极五业”产业链,完善构建科研投入链,科学部署创新创业链,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建设能够支撑抚顺可持续发展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1、推进科创特色小镇建设

完善科创特色小镇整体发展规划和产业规划,以科创特色小镇为核心筹建科技招商平台,发挥招商引资、引智作用,吸引项目落地。继续整合大学、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打造科创特色小镇产业链和创新链,提升创新要素活跃度。完成研发中心大楼改造装修,力争实现科创特色小镇初具雏形。

2、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建立产业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共性、专业、综合服务三类创新平台。重点推进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建“辽宁精细化工共性技术产业创新平台抚顺分平台”,依托抚顺特钢、隆基电磁等龙头企业建立专业技术创新平台,依托我市重点特色产业园区,建立科技综合服务平台。

3、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逐步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政、产、学、研、金、用”协同创新体系。重点加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等单位的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企业研发实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进复旦大学陈芬儿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建设,深入开展“院士专家抚顺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百名教授、博士服务抚顺”行动。引导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在我市建立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基地、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

4、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建设模式多样、机制灵活、布局合理的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2018年,重点推进沈抚新城“乐创空间”、石化北天创客空间、清华启迪之星(抚顺)孵化器建设,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知名品牌。依托大学和重点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基地。重点推进“抚顺返乡大学生创业科技孵化基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和沈阳工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营造浓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到2020年,建成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0家以上。

(四)加大政策支持,实现高企倍增计划

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紧紧围绕抚顺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战略需要,按照省政府高企认定任务指标,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加快推进科技型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培育发展 “一极五业”的生力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数量提升,确保2019年底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00家,对比2016年底50家实现倍增。从而壮大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一路两带三区”产业空间快速发展。

1、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

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工作力度。通过新闻媒体重点宣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每年定期举办专业辅导和培训会议,调动全市科技型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好调研工作,摸清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底数,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并加强对入库企业在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和研发组织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培育,使企业尽快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

2、出台高新技术企业激励政策

出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政策,营造良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环境。对成功通过认定企业,市政府以后补助的方式对每家企业奖励10万元。鼓励各县区、沈抚新城、高新区出台配套奖励支持政策,使更多企业尽快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并通过认定。

3、建立高效服务工作机制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着手建立抚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和申报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充分互动,常年受理企业提交的认定申报材料,指导企业对标认定指标,及时解决企业申报过程的难点问题,完成向上级管理部门推荐申报。

4、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广泛开展对接活动,解决企业在技术、人才、金融等各方面的需求。支持鼓励企业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支持鼓励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提升对技术创新的支撑和服务能力。帮助有条件的高企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指导企业形成留住科技人才,用好科技人才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文化。

5、完善高企培育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共同成立抚顺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科技局、高新区管委会要会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搭建完整的市、县高企培育工作体系,建立高效专业的工作队伍,定期聘请省级认定专家,开展各县区工作人员申报认定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工作队伍自身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